回溯2018年行业的十大舆情事件,无外乎是直企的奖金制度涉嫌传销、产品虚假宣传、直销牌照涉嫌挂靠、炒作原始股等违法行为。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年之际,直销行业却并不太平。先有刚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连发三份文件重拳打击传销和违规直销,后有“权健事件”将整个行业拖入舆论的泥潭,并在2019年年初引发了更为严厉的针对直销行业的监管措施。
那么2018年,直销行业发生了哪些值得所有直销人警醒的重大舆情事件呢?
激起千层浪之“石”——权健
2018年圣诞节这天,知名公众号“丁香医生”为直销行业“赠送”了一个臭哄哄的“彩蛋”。其发表的《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一文刷爆网络,不仅引起公众的广泛舆论,还将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权健公司),连带整个直销行业一起陷入口诛笔伐的境地。
舆论的持续发酵很快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18年12月27日,在丁香医生发文后两天,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市卫健委和武清区等相关部门便成立了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公司展开核查。
2018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记者从联合调查组获悉,权健公司涉嫌夸大宣传。同时,天津市武清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其涉嫌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事件很快有了结果。1月13日,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束昱辉(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等16名犯罪嫌疑人依法作出批准逮捕决定。
权健事件告一段落,但其引发的对直销的声讨并没有停止,行业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2019年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13部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商务部将严格直销准入,暂停直销经营许可审批,暂停产品和网点备案。同时,深入开展摸底排查。
有了权健公司的“前车之鉴”,多家直销企业发布自律经营声明,开展自查自纠,并对经销商的产品宣传材料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从最初被爆出的企业产品涉嫌虚假宣传,到被定性为权健公司涉嫌传销、虚假广告犯罪,再到倒逼直销行业进入政府监管的深水区,权健事件影响了整个直销行业2019年的发展走向,可谓是2018年影响最为重大的“灰犀牛”事件。
一句话点评: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躺枪”却不无辜——华林
2018年11月2日,美国“酸碱理论之父”罗伯特·欧阳被美国法庭判处赔偿1.05亿美元,并当庭承认“酸碱体质理论”是个骗局。由此,很多人才幡然醒悟,原来他们被这个编造的理论欺骗了很多年。
随着罗伯特这个大骗子的伏法,国内开始把矛头指向了与此理论相关的企业,其中就包括一家直销企业——河北华林酸碱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林)。
据悉,华林的主打产品是酸碱平衡营养代谢调节剂,共14个系列29个不同的剂型品种。华林还成立了全球首家专门研究人类酸碱平衡的研究所——北京华林维尔酸碱平衡生物技术研究所。
然而,随着“酸碱理论之父”的谎言被戳穿,华林主打的酸碱平衡也被证实是一场伪科学的骗局。针对流行的“酸性体质是生病的根源”等说法,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专家,都从根本上否认了“酸碱体质”说法,称医学界尚无“酸碱体质”的说法。
此外,媒体还报道,华林曾在河南举办的一次招商大会上被质疑虚假宣传。会议上讲师宣称华林产品可“调理”颈椎病,腰椎等几十种疾病,能创造很多医疗奇迹,更被夸大到“包治百病”。
2018年3月,国家工商总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向直销企业知会了2017年直销投诉情况,华林公司以33件投诉高居榜首。而第二名,正是与其一丘之貉的权健。
在权健遭到调查后,华林也步了权健的后尘。1月15日,河北黄骅市联合调查组通报“华林酸碱平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公司主要负责人等已被警方控制”。
一句话点评:骗子可以骗人一时,但不可骗人一世。
挂靠成“瘾”—— 威海紫光
2018年11月,媒体曝光了威海紫光科技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海紫光)涉嫌挂靠的事件。据说,当时在市场上流传着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药)收购威海紫光直销牌照一事。
2018年10月下旬,威海紫光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宣布,威海紫光与国药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成立威海国药紫光中医养生有限公司。
根据威海紫光给出的信息,双方是成立了威海国药紫光中医养生有限公司进行合作运营,但国药的高管则提出的是单独成立一家公司,以威海紫光的直销牌照来发展直销业务。
在牌照寻租这一方面,威海紫光已经是惯犯了。
2017年2月,威海紫光与家和众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一张牌照、两种奖金制度的方式进行挂靠。
2017年7月,威海紫光还与频繁挂靠直企的红杉国际合作,改名为善德系统,并带去了自己的产品与奖金制度,红杉国际由此挂靠威海紫光运作直销。
2018年8月16日,威海紫光医诺美颜共享美业启动会在威海举行,据悉,紫光医诺的奖金制度与威海紫光奖金制度也不符,依然秉承着“一张牌照,两种制度”的方式进行挂靠。
在第一直销网看来,威海紫光疯狂的挂靠行为是对2018年下发的7、8、9号文件的倒行逆施。据分析,威海紫光此举,是源于其在近三年的直销生涯里的业绩一直低迷,为了谋求业绩的快速增长,威海紫光才会屡次铤而走险。
一句话点评: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疯狂炒作大单——佳莱科技
数据显示,2015年佳莱科技的直销业绩仅为0.5亿元;2016年其业绩爆发至28亿元,2017年再度增长至32亿元。
而佳莱在短时间内实现业绩飙升的秘诀,是疯狂炒作大单模式。
据报道,佳莱科技的投资计划分为三种,分别为4万元消费体验投资计划、16万元加盟商投资计划、48万元经销商投资计划。
去年10月,一位参与了佳莱16万元加盟商投资计划的湖北消费者投诉称,其将15万元款项投入佳莱科技后打了水漂,其中大部分款项为其从支付宝、信用卡、网贷等多家平台借入。
一名业内人士表示,佳莱如今业绩做得不俗,可谓是行业的一匹“黑马”,“但是,佳莱的单子其实都挺大的,可谓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大单模式’。显而易见,他的业绩来自于大单。大单模式极容易引发外事风险,并不是长远之道。”
此外,佳莱还被投诉产品涉嫌虚假宣传。据悉,佳莱打造的频谱产品,经销商称之为“一种可以调理亚健康的穿在身上的理疗仪”,并宣称该产品有调理高血压、糖尿病等功能,可以有效改善畏寒腰冷、宫寒痛经、肩颈酸痛等症状,还具有丰胸、瘦腰、提臀等塑形功效。
在佳莱公司的会场中,还有讲师晒出医院的诊断报告书,宣讲其“爸爸穿佳莱半年之后,胆结石全部排出、左肝囊肿消失、10年高血压正常”。
不仅如此,佳莱还因不配合检查被工商部门点名。据天府早报报道,在2018年5月22日成都市工商局召集在蓉直销企业的会议上,相关负责人在通报成都市2017年直销监管工作时,点名批评佳莱公司在举行直销会议时,不配合执法检查。
一句话点评 :炒作大单制造直销难民,且看佳莱的业绩增长还能维持多久?
牌照未批直销先行——浪莎
2016年,伴随着浪莎股份扭转了亏损之势,其大股东浪莎集团悄然开启了其在直销方面的业务。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网站于2017年6月20日公示了受理浪莎申牌的信息,但截至目前,浪莎还未获得直销牌照。
2018年7月, 据《长江商报》报道,浪莎的市场代理施女士索要浪莎产品的退款无果,便一纸诉状状告浪莎公司。由此,暴露出浪莎未获牌就开展直销业务的事实。
据报道,早在2016年,浪莎已经在开展直销业务,直销板块叫“浪莎之康”,浪莎之康运营中心位于浙江金华市,从属于浪莎集团。
浪莎的直销产品主要有三大系列:保健食品、营养代餐、生态家纺。其奖金制度是双轨制,共有四个级别,普卡、银卡、金卡、钻卡,金额分别为:2500元、5000元、10000元、20000元。除了传统直销公司所具有的启动奖、领导奖、重复消费奖等,还有特别的互助奖、鼓励奖,这些都是秒结日薪。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做直销必须申请直销经营许可证,这是直销法规的规定。但是,有的企业实行“先上车后补票”的策略,在没有获得直销牌照的情况下就开始直销。此做法肯定是不行的,必定要受到工商、公安机关严厉查处。
很多上市公司进入直销时,大健康本身就是其主营业务之一,且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但对于在义乌起家的浪莎来说,大健康和保健品是完全陌生的领域。如今又遭遇直销牌照暂停审批,获牌暂时无望,浪莎的直销转型仍然是前途未卜。
一句话点评:想先上车后补票,后果很可能是被赶下车。
违规直销遭重罚——康宝莱
2018年3月,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HLF)(下文简称康宝莱)因违法直销被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工商质监局查处、罚没金额573万元。据悉,这是近年来郑州市工商系统罚没款最大的案件。
2017年7月,郑州市二七区工商质监局接到国家工商总局批转的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违规经营问题的批复后,成立专案组,对该公司涉嫌违规经营行为进行调查。
据悉,2016年1月,康宝莱在河南区域通过其直销员以直销方式销售直销产品和9种非直销产品(预包装食品)。截至被查处,康宝莱在河南区域超出直销产品范围销售9种非直销产品(预包装食品)获得的违法收入共计5480045.22元。
2017年12月27日,专案组向康宝莱(中国)保健品有限公司下达了处罚决定书,责令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没收违法销售收入548万余元;罚款25万元,共计573万多元,并上缴国库的行政处罚。
第一直销网还注意到,2018年3月1日,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官网披露,康宝莱共缩减13款化妆品及1款保健食品,并注销直销培训员125名,无新增直销培训员。
有业内人猜测,康宝莱此次注销大批直销人员以及直销产品,或与原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的免职、以及康宝莱辞职潮有关。
从以上方方面面事件可见,康宝莱中国市场如今可谓是危机四伏,处于内忧外患、水深火热当中。
人员大量流失、负面频繁曝光、股市遭遇重挫,康宝莱想要扭转中国市场的命运,恐怕并非易事。
一句话点评:重典之下,尚有“勇夫”?
申牌企业保护伞——理想科技
据中国经营报2018年3月报道,理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想科技)被曝将直销牌照租借给天津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利隆),后者违法从事直销活动。
据悉,天津利隆并未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而是借用直销牌照打“擦边球”。天津利隆任丘店负责人对媒体表示,“出借方”为拥有直销牌照的理想科技。
2017年10月29日,天津利隆与理想科技签约,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天津利隆为理想科技提供优质的远红外频谱设备产品。
记者致电理想科技总部求证,客服人员称,天津利隆的养生桶并未纳入理想科技的直销产品中,双方的合作方式是,天津利隆在销售养生桶的时,搭配理想科技产品作为礼品,“是否有进一步合作,客服方面不清楚”。理想科技总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记者问及是否涉嫌涉及租借直销牌照时,回应“不清楚”。
据悉,2017年8月商务部受理了天津利隆的直销牌照申请,同年9月,天津利隆向商务部缴纳了2000万元的保证金,然而,直销牌照至今没有获得商务部审核通过。
不仅如此,天津利隆还被曝涉嫌虚假宣传。在违规从事直销活动中,天津利隆宣称其产品养生桶能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42种疾病。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师周锋文则表示,红外治疗仪“仅能对缓解肌肉疼痛起到一定作用,对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没有任何治疗作用。”
2018年6月,理想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天津利隆终止合作关系。合作可以终止,但污点却并没有那么容易抹去。
一句话点评:一个挂靠,一个寻租,都是一丘之貉。
一手好牌恐被打烂——汉德森
汉德森日用保健品(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汉德森)是2018年唯一一家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未见申牌公示就神速拿牌的汉德森,曾令业内人士艳羡不已,再加上强大的股东实力以及知名职业经理人李延亮的加持,汉德森的前途似乎一片大好。
但令人大跌眼镜地是,汉德森竟然也搞起了股权激励制度。
2018年底,第一直销网接到爆料,称汉德森涉嫌炒作原始股。一份名为“关于汉德森激励计划的通知书”中提到了汉德森的《持股激励制度》,文件最后还有李延亮的亲笔签名。
经汉德森经销商介绍,至少有20万的业绩的经销商才能获得原始股,原始股份在2000到4000之间。经销商表示原始股是“公司激励的一种策略”。汉德森的股权激励制度就是为了激励经销商多报单,以此快速拉升业绩。
除了涉嫌股权激励,汉德森还涉嫌多层次计酬、跨地区超范围经营,并在人员招募上也存在着违规行为,比如诱导大学生做直销。
据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汉德森的直销区域仅限上海,然而,第一直销网从经销商口中得知,汉德森的经营范围却是全国。
另据《中国产经新闻》报道,2018年6月前后,天津、广州等地的监管部门也对汉德森在当地开设的分公司进行了调查。
在直销这场“商业游戏”中,汉德森本是拥有强大“装备”的实力“玩家”,可“游戏”开始还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汉德森却多次“开外挂”,问题层出不穷。2019年,在严厉的监管环境下,汉德森也应该反思一下,否则一手好牌也可能打得稀烂。
一句话点评: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真假直销”迷局——好当家
2018年2月,《中国产经新闻》接到自称是“直销难民”读者的投诉,山东省荣成市好当家海洋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当家海洋大健康)涉嫌传销并夸大产品功效。
多位“投资者”反映,2017年3月份,“好当家海洋大健康”推出一个投资方案。报单成为好当家海洋大健康的会员,即可享受好当家直销奖金分配制度,有5个报单级别,分别是1500元为银卡、3000元为金卡、10000元为白金卡、20000元为VIP卡、40000元为至尊卡。成为至尊卡会员后,不仅能享受返本和分红,发展下线还能提取12代的业绩。
然而,当投资人把钱转入公司指定的账户后,却只收到了一堆即将过期的好当家产品,而且说好的返本和分红都没有兑现。
投资人多次与好当家公司交涉,然而“好当家股份”却将责任推卸给了“好当家海洋大健康”前任领导和市场领导人,称都是个人行为,公司有直销牌照都是合法经营,分红承诺和公司无关,公司只给会员消费补贴。
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官网显示 ,2016年7月,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获批直销牌照。
而上述遭到投诉的好当家海洋大健康则在其官方网站称,其是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然而,好当家股份毕姓副总裁却回应称,总公司只占“好当家海洋大健康”40%的股份,并表示不清楚直销牌照被“好当家海洋大健康”冒用一事。
此外,好当家产品还涉嫌夸大产品功效。在经销商提供的《好当家海参手册》上,宣称海参复合粉具有预防酒精肝、脂肪肝、保肝护胃、辅助降血糖、降血脂、增强胃动力,同时可以调节胃肠道菌群,修复黏膜和腺体组织的功效。
这些内容显然是违背了《广告法》和《食品广告发布暂行规定》的规定。
一句话点评:“甩锅”容易,就不怕到头来砸到自己吗?
结语
回溯2018年行业的十大舆情事件,无外乎是直企的奖金制度涉嫌传销、产品虚假宣传、直销牌照涉嫌挂靠、炒作原始股等违法行为。
“权健事件”之后,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指出要建立直销企业吊退出机制,直销企业不能再把直销牌照当作免死金牌了。同时,商务部还将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直销行业监管体制,建立直销企业和主要从业人员信用黑名单制度,加大违法失信的成本。
以雷霆手段整治直销乱象,“百日行动”之后,直销行业能否真正回归到健康发展的正途上来,还要看直销企业是否能真正做到自律规范,坚持“底线思维”。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