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老年人成保健品消费一大群体 专家:应理性消费认准标识
2019-08-14 16:34:40   来源:人民网

  近期,北京市民刘女士的母亲花5万元购买了一套健龙健康睡眠系统床上用品、几瓶馨情牌复元丹胶囊和一大包藤茶。据刘女士介绍:“商家说将床垫和胶囊配套使用,可以调理高血压、高血糖、静脉曲张等多种慢性病,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真的有这么神奇?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637013759682620119-2147483648.jpeg

 

  免费“体检” 原本身体健康却查出不少“疾病”?

  6月18日,刘女士接到银行工作人员来电,说她的母亲正带着一名男子在银行取钱,工作人员上前询问,刘妈妈却对取钱用途言语不详,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刘女士注意并及时与母亲电话联系。

  “起初老太太还不愿意告诉我她在买什么,后面我才知道,被人推销保健品了。”刘女士告诉记者:“老太太其实还在犹豫要不要买,可是对方送货上门,拆了包装后就让老太太上银行取钱去。”

  据刘女士介绍,她母亲这次是经由朋友推荐,参加了一家叫北京致中堂医学技术公司组织的活动。

  刘女士母亲回忆,对方首先提供免费体检活动,她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参加了。对方称:他们所使用的检测仪器可以在早期发现一些潜在疾病,查出一般医院体检检测不出的问题,某军队医院也有同款,专供“高级领导”使用。

  参加完商家组织的体检后,刘女士母亲被告知自己“患有多种疾病”,平日里的不舒服,都成为刘女士母亲的“心病”。

  之后,公司组织基地参观体验活动,刘女士母亲再次报名参加了。为期三天的体验之旅结束后,便出现了银行取款的一幕。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认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自然衰退,导致思维功能的弱化,对于保健品商家销售话术难以鉴别;从心理角度分析,主要还是对保健知识和情感需求的缺失。

  刘女士说,母亲每年都会在正规医院做体检,体验报告表明,她的身体各项指标基本正常,并不存在大问题。

  “病友”现身说法 保健品“疗效”更甚药品?

  “阿姨,睡了我们的床垫,再配上这个药,可以实现慢性病调理。”商家在介绍产品功效时,曾向刘女士母亲表示:“能起到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类似的效果”。

  在商家举办的讲座上,有“病友”现身说法,说自己久病未愈,直到使用了企业的产品后有明显好转。这打消了刘女士母亲的顾虑,更加相信产品的“效果”。

  可当刘女士要求商家提供相关资质证明和询问疗效原理时,对方未给予正面回答。

  北京世纪坛医院副主任药师金锐认为,在原理上讲,“睡觉就能治病”实现的可能性很低。同样,有关部门明确规定,不论是保健品还是医疗器械,在自身宣传上不能提及具有治疗作用,采用病友现身说法的宣传方式也是违规的。

  记者根据刘女士提供的线索,致电北京致中堂医学技术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对方以“不方便”为由拒绝了采访。

  “老年人对保健品的信任,多是因为保健品在宣传上的一些话术表达。”金锐说,“以‘病人’自己的名义来为功效作保证,或者是邀请一些‘专家’,宣传保健品知识等。这种形式容易让老年人产生信任,进而购买产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律师胡钢认为,保健品不具备所谓的治疗功效,倘若商家自称产品具有治疗作用,那么可能涉及虚假宣传;如果保健品真的有所谓的功效,那意味着保健产品里面添加了药物,对消费者而言危险性更大。

  金锐说,有很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将疾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假若患者只吃保健品不吃药的话,血压、血脂、血糖等本可以控制的指标就会变得不可控,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比如高血压可能会出现脑梗、脑出血,糖尿病可能会变成肾病,冠心病可能就会出现心梗、心衰。

  多方努力 齐心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营养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有3309亿元,预计2019年营养保健品行业将达到4092亿元,60岁以上老年人依旧占据中国营养保健品消费的半壁江山。

  今年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3个部门宣布,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为期100天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行动共立案21152件、案值130.02亿元、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4.4万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3亿元。

  邱宝昌建议,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应选择正规渠道,在正规药店或是门店购买。一旦决定购买商品时,要向经销商索要正规发票,可用为日后维权的凭证。

  他说,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接受服务时,应理性消费,切莫贪小便宜。看准标识很重要,在选购保健品时,应检查保健食品包装上是否有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也就是“蓝帽”标识,是否注明生产企业名称及其生产许可证号。

  胡钢也提醒,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后一旦发觉不对劲,可以直接与经营者沟通协商。同时也可以利用多种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例如拨打“12315”进行投诉、向老年人保护组织投诉、向媒体反映情况、向法院起诉等。

  在刘女士与北京致中堂医学技术公司销售沟通后,销售人员表示子女不满意可以退货。随后,刘女士母亲收到了5万元退款。

  金锐介绍,现在全国的三级医院都有开设用药咨询中心或者药学门诊,免费为消费者提供鉴别保健品的真伪鉴别服务,也会依据消费者自身情况提供是否需要服用保健品的专业建议。消费者可以就近选择医院咨询,或者是拨打医院电话向专业的药师咨询。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保健品 理性消费

网购保健品热情远甚药品
网购保健品热情远甚药品

日前1药网联合艾瑞发布《2016年中国网友健康力提升报告》,显示八成网友对健康关注度高,而在线购药、问诊,甚至家庭医生概念引...阅读全文>>

04月06日 21:09

2016年中国保健品排行榜top10
2016年中国保健品排行榜top10

中老年人和金领白领们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念对保健食品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保健品品牌排名情况如何?下...阅读全文>>

04月12日 06:35

保健品受限跨境电商新政是好还是坏?
保健品受限跨境电商新政是好还是坏?

4月7日晚,原先预定4月8日出台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即所谓的“正面清单”提前问世。...阅读全文>>

04月16日 12:42

放眼全球  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崛起
放眼全球 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崛起

随着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伴随药店、超市、专卖店等多种非直销途径不断普及,对标美国市场非直销70%的市场份额,未...阅读全文>>

04月24日 10:18

药用乳酸菌不适宜做保健品原料
药用乳酸菌不适宜做保健品原料

“乳酸菌是人体菌群中的有益菌。”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肠道菌群有有益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三者要达到平衡,人体才会健康。...阅读全文>>

04月29日 17:15

微信看直销

直销视界微信公众账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直销视界微信公众账号,我们将每日为您提供重要直销新闻,随时随地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粤ICP备15106510号-2
直销视界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