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观察 > 正文

“我不是药品”应成为保健品的“口头禅”
2019-09-16 11:17:13   来源:东方网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和《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前者涉及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后者涉及市场准入。针对保健食品领域的突出问题,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要求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9月10日《法制日报》)

  保健品等事关百姓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不择手段,已成为社会一大通病。如利用伪劣保健品忽悠消费者,获取暴利,则是一些不法商家惯用的伎俩。特别是,一些保健品企业及经销商,受利益驱使,不仅向消费者过度推介保健品,而且在包装上和广告中恣意夸大功效,欺骗广大消费者。基于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意见,要求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媒体调查发现,近年来,火热的保健品市场背后,是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夸大宣传等占领市场,成本和研发费用则只占很小比例。保健品行业利润可达100%至200%,这已成为行业内部公开的秘密。问题是,保健品获取暴利,主要靠虚假宣传。比如,有的企业在广告和包装上宣传保健品是“健康必需品”、具有“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甚至宣称“久服还可返老还童”,均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今年春节期间,市场监管总局曾发布消费提示: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不能替代药物。包括保健食品在内的所有食品,均不具有预防和治疗功能。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消费提示,显得苍白无力。不管是广告宣传,还是包装标识,亦或是推销员,均存在夸大宣传保健品具有药物疗效的问题,受害者大都是老龄消费者,导致一些老人患上了“保健品依赖症”,不仅损害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晚年生活的幸福,而且严重侵犯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基于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出台新规,保健食品必须醒目标注“保健食品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警示用语,从源头上治理保健品乱象。

  可见,“我不是药品”,应成为保健品的“口头禅”。这就要求,在严格执行“保健品醒目标注警示语”等规定基础上,对保健品虚假广告宣传,监管部门应“零容忍”,用足用活新广告法相关规定,加大对保健品广告的督查力度,不要等消费者被虚假广告伤害了,再进行亡羊补牢式的处罚。同时,加大对保健品直销、“养生讲座”等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查处口头夸大保健品功效的违法行为。特别是,既然保健食品是食品,而不是药品,就应该“一刀切”地禁止任何药店摆放、销售保健品等非药品。

特别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QQ:50376947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保健品 营养

网购保健品热情远甚药品
网购保健品热情远甚药品

日前1药网联合艾瑞发布《2016年中国网友健康力提升报告》,显示八成网友对健康关注度高,而在线购药、问诊,甚至家庭医生概念引...阅读全文>>

04月06日 21:09

2016年中国保健品排行榜top10
2016年中国保健品排行榜top10

中老年人和金领白领们是保健食品消费的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和理念对保健食品行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保健品品牌排名情况如何?下...阅读全文>>

04月12日 06:35

保健品受限跨境电商新政是好还是坏?
保健品受限跨境电商新政是好还是坏?

4月7日晚,原先预定4月8日出台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即所谓的“正面清单”提前问世。...阅读全文>>

04月16日 12:42

放眼全球  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崛起
放眼全球 看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崛起

随着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认知度不断提升,伴随药店、超市、专卖店等多种非直销途径不断普及,对标美国市场非直销70%的市场份额,未...阅读全文>>

04月24日 10:18

药用乳酸菌不适宜做保健品原料
药用乳酸菌不适宜做保健品原料

“乳酸菌是人体菌群中的有益菌。”消化内科专家介绍,肠道菌群有有益菌、有害菌和条件致病菌,三者要达到平衡,人体才会健康。...阅读全文>>

04月29日 17:15

微信看直销

直销视界微信公众账号

扫描二维码订阅直销视界微信公众账号,我们将每日为您提供重要直销新闻,随时随地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招聘信息 |
粤ICP备15106510号-2
直销视界 版权所有